思逸书院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页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14章 可怕真相,皇帝真气疯了(2 / 4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苏霁的话没有说完,下面又是一阵鼓噪声,喝彩声,嚎啕大哭感动声。

内阁阁老们,从首辅周周延儒以下,张四知,陈演,蒋德璟,谢升等等,到六部的尚书,侍郎,御史台,通政司,六科六道给事中,以及其他一些官员,都纷纷跪拜皇帝,感谢皇帝的恩德。

好了,散会!

等苏霁的步辇走出太和殿以后,好几个朝臣跟着过来,一再向皇帝叩拜,表示感谢皇帝,吹捧皇帝是大明的圣君,中兴之主。他们也表示,一定为国尽忠。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。

苏霁亲自下了步辇,将他们搀扶起来,一个个拍着肩膀,拉着手鼓励,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。

在群臣恋恋不舍地仰望中,苏霁返回到了乾清宫。

真累啊,作为一个新晋画家,不是太善于画饼的人,苏霁努力画了半天饼,当然很辛苦了。

刚坐下来喝茶,王承恩就支支吾吾地说了:“皇上今天激励群臣,妙手回春,效果非凡,然而,我大明追封十几位王爷,马上制作度牒金册关防等等,需要花费大笔金钱,国库本来空虚,很难拿出这一笔钱来,另外,皇上说三年以后,晋升朝臣俸禄一倍,十年以后,晋升三倍,是不是太随口了?现在官俸都难以按时支付,将来岂不更加困难?”

苏霁对王承恩竖起大拇指,好人,老实人,真正的忠诚心腹,敢说真话!

“王承恩啊,朕觉得,你是朕身边的第一个有能力,又忠诚的人,朕大前天故意喊你魏忠贤,就是测试你的抗压能力,结果,你丝毫不生气,不嫉恨,心胸宽广,朕放心了!”

王承恩听皇帝这么评价自己,赶紧跪拜表示惭愧。

“将来,你王承恩是朕要敕封的第一个王爵,对,你没听错,是王爵!世袭罔替!”

王承恩再次叩首感谢,噗通,昏过去了!

几秒钟,马上又起来追问,这么多世袭罔替,需要朝廷拿出大量俸禄支付的,我们没有,军饷都难以保证,怎么拿出来?

苏霁再次竖起大拇指,夸奖王承恩有脑子,心细如发,冷静无比,这才是柱国内臣,堪比成祖爷爷时候的第一太监郑和!

“朕自有办法,但是,需要东厂西厂和镇抚司帮助,去调查江南财富。有哪些人有钱,有多少钱,偷税漏税多少,你们负责调查,了解情况即可,怎么去取,朕自有办法,无须你们为难。”

王承恩有些惊讶,还是答应了。

苏霁让他立刻组织人手去调查,人数 不能少于一千人,太监派遣一些,同时收拢街市一些人等帮助,暗中调查。

同一时间,朝臣们在皇城官署里,议论回味着今天皇帝的话,还在激动不已。

一些躺平的官员,都心情舒畅地开始了工作。

也有一些官员意识到,皇帝在开空头支票,现在内外交困,不知道大明还能撑多久,但是,皇帝能有这种热情态度,也非常难得了。

更多的人猜测着皇帝出台这样政策的背后真相,有没有高人指点。

而内阁大臣们,已经开始了行动。

“走,看看皇上是不是真心的。”

很快,苏霁就接到了奏报,“皇上,诸位阁老们求见。”

那进来吧!

苏霁已经有底气了。

这帮文官集团也没有什么了不起。

只有首辅周延儒进来,态度毕恭毕敬的:“皇上,微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,请皇上为三位重臣平反昭雪。”

还有三位?

苏霁有些好奇,都是哪些人?明明自己已经让太监们调查了几个小时,充分酝酿人选了,还有漏掉的?

“讲!”

周延儒侃侃而谈:“崇祯三年,兵部右侍郎刘策,因为无法阻挡后金军入塞被斩,八年,凤阳失陷,皇陵被毁坏,凤阳总督杨一鹏被杀。十三年,前内阁首辅大臣,薛国观,因为献策向皇亲国戚借款,引发武清侯致命案及九莲菩萨下凡事体,以贪污罪赐自尽。微臣以为薛国观罪不至死,亦该平反。”

苏霁不熟悉这三个人情况,暂时无法表态,“周阁老,朕需要核实以后再定吧!”

周延儒道谢以后告退。

在乾清宫外,和一群阁老们离开了,路上,他们看到周围无人, 就嘀咕起来了。

“皇上暂不处置,而且,神情惊奇,好像对这些事情毫不知情,莫非他真的因为思虑过度忘记了许多,背后有高人指点?问题是,这个高人到底是谁?什么来路?”

“也罢,我们耐心等待吧!”

苏霁立即将兵部尚书陈新甲和孙传庭招进来了。

询问了刘策和杨一鹏的事情。

两人出奇的一致,认为两人都是罪有应得,尤其是杨一鹏,竟然防守皇陵不力导致被焚毁,那是滔天大罪!

至于薛国观的事情,陈新甲认为,这个首辅是奸臣温体仁的部下
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